認清藥企戰略需全面來源:醫藥觀察家報 作者:段繼東
大部分醫藥經理人在經歷滄桑的過程中積淀著智慧,在面對紛雜變化時,能夠應對自如,對戰略保持客觀認識,較好地掌握著進退、取舍。盡管如此,但依舊有小部分醫藥經理人對戰略存在一些片面認識,使藥企難以邁上發展的快車道。
企業文化不等于戰略成功
一些醫藥經理人認為企業文化能解決企業內部的矛盾和一切困難。他們把企業文化看做生產力,認為有了企業文化就能統一思想,達到企業上下合成一體的目標。他們不在企業戰略層面和公司管理機制層面做深刻的反思和改變,而是期望企業文化能幫他們解決所有的問題。的確,企業需要強有力的文化來保駕護航,但是也同樣不能忽略不同層級人的發展需求和利益需求。這些問題需要用戰略和管理來解決,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和管理機制,只有在此基礎上的企業文化才能起作用。
如果企業的戰略目標不夠吸引人心,戰略舉措不能落地,管理機制不健全,單靠企業文化是很難起作用的。沒有建立起心理契約,只強調奮斗、奉獻和忍耐的企業文化是空虛的。正如一句話所說,理念在天上飛,行動在地上爬。企業文化成了公司墻上的標語,浮于表面,卻不能真的進入人心。實際上,企業文化絕不可能代替戰略,代替管理,企業文化只能促進管理。企業文化不是萬能的,只有嫁接在戰略和機制上才能起作用。
執行力與戰略應同等重要
大家常常在討論戰略和執行力,到底誰更重要。毋庸置疑,兩者都很重要。戰略趨同時,執行力更重要;而在戰術同質化時,領先一步的差異化戰略更重要。可有一些醫藥經理人卻常常認為,企業沒有發展起來是戰略上的長腿,戰術上的短腿所致。因此,他們過多強調了戰術方面的調整,而不是戰略的提升。為了提升戰術和執行力,這些醫藥經理人開始重視培訓,培訓員工的思想、技能和方法。他們覺得培訓就能解決戰術問題,也就解決了企業的短板問題。
實際上,如果戰略平庸,即便執行到位了,也沒有大突破;而如果戰略錯了,執行到位,只會結果更糟。因此在企業出現問題的時候,首先應該檢討的是戰略層面的問題,如果戰略層面沒有問題,接下來再檢討戰術層面的問題,千萬要避免因過度重視戰術方面的問題而掩蓋了戰略的問題。
失敗皆因主、客因素所致
有些醫藥經理人總能為自己的落后找到理由,把自己沒有做到的歸結為客觀制約,卻忽略了主觀求變。這樣的醫藥經理人總把自己的思想看得很超前,過度相信自己的經驗,信心極度膨脹,卻不重視他人的經驗和教訓。
這樣的醫藥經理人總是相信自己是全才,是企業的救世主,自己沒有做到的別人更做不到。更可怕的是,這種心態導致企業中從上至下都給自己的無作為找了許多借口。老板越來越看不清自己,下屬越來越無所作為。這樣的企業多年經營模式一貫制,產品一貫制,品牌沒有新內涵,也許曾經取得過成功,但由于現在對新機會畏手畏腳,對新變化視而不見,沒有主觀求變的欲望,最終導致了落后和失敗。實際上,任何環境中都能誕生優秀的企業,問題不在于客觀的制約,而是出在主觀上。這樣的企業要想二次騰飛,必須放下架子,重新認識自我,才能經過蛻變,獲得重生。
研發強弱在于核心技術
當今的醫藥經理人無論什么出身都會聲稱自己特別重視研發,但是對待研發的思路和態度卻有很大問題。筆者常常看到很多營銷會議中,到處都是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可一到研發的會議,卻很少看到主要負責人參加。
可見,他們所謂的這種重視并不是真的重視。他們認為研發新產品主要就是拼投入,他們覺得只要有投入,就會有結果。而實際上,許多企業做的高額研發投入并沒有結果。沒有研發戰略指導,盲目追求高新尖,投入很多,產品上市很少,即便上市,產品也沒有競爭力。其實這種狀況的出現,說明老板重視研發,但卻沒有掌握住核心和本質。研發不是肯砸錢就行了,還有很多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做。投入自然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明確的研發戰略。對于老板來說,最需要解決研發的定位和方向的問題,說白了其實就是要解決企業將往哪里走的問題。
如果說今天的問題需要營銷來解決,那么研發解決的就是明天的問題。研發的定位和方向必須提到企業戰略的高度上進行研究和論證。除此之外,還要解決研發的領軍人物、研發模式、研發管理等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在后面的研發戰略篇中會有詳細論述。這些問題沒有解決好,只是一味的投入只能是讓銀子白白浪費。當然,對于這些事情,醫藥經理人不用親自動手去做,但是需要親自參與,親自把關,因為它關乎企業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