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種輔助性的藥品納入首批重點藥品監控目錄來源:城市商報
為推進蘇州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加強公立醫院藥品監管,全面促進公立醫院合理用藥,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起針對價格高、用量大、非治療輔助性等重點藥品監控目錄,并實行預警管理制度,60種藥物被納入首批監控目錄。 “比如說腫瘤病人,對于抗腫瘤藥是必用藥物,而那些提高機體免疫力、補充營養物質的藥物就屬于輔助藥。”蘇州市衛計委副主任陳小康介紹,重點藥品預警監督機制就是為了在保證病人必須用藥的基礎上,對價格較高的“可有可無”藥物的監控,因為這部分藥品的過度使用會造成醫藥費用攀升,加大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甚至導致醫患關系不和諧。 為此,市衛生計生主管部門依據省藥品采購平臺中全市各級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數據,并參考我市醫保藥品費用補償金額占比情況和疾病診療數據,在全市價格高、用量大、非治療輔助性等采購金額排名靠前的各類藥品中,組織相關專家,并遵循藥品的安全、有效、經濟、適用原則,遴選編制了重點藥品監控目錄。首份目錄品種達60種。對重點藥品目錄實行動態管理,監控目錄每半年調整更新一次,并在市衛計委網站定期發布。 我市各市(區)中的相關醫療機構、各醫療機構內的相關醫務人員,對監控目錄內重點藥品的采購金額、使用情況都將被納入監控管理。對監控目錄內的重點藥品的使用情況將實行醫師處方點評,其中被預警通報的醫療機構點評結果,將被報送主管部門,確實存在不合理用藥,或可能存在問題的藥品,將采取相關措施進行控制、干預。同時,還將引導采購主體重點關注監控目錄內預警品種,結合相應藥品的用量信息,實行量價掛鉤,進一步降低虛高價格。另外,在重點藥品監控目錄預警管理中,還將進一步加強與紀檢、監察、工商、食品藥品監管、人社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對發現有違規違紀的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和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將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涉及商業賄賂等腐敗行為的,依法嚴肅查處,并納入醫保績效和誠信考核。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進一步保障蘇州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完善我市各級醫療機構用藥管理,規范相關醫務人員臨床用藥行為,蘇州市衛計委還擬定了《進一步加強臨床合理用藥管理規定的通知》。 《通知》針對目前臨床用藥突出問題,如抗菌藥物使用不規范、基本藥物使用率低、藥占比居高不下、藥品超常預警及干預措施缺失等現象,提出了明確的監管要求、操作規范和考核指標。具體包括醫療機構要健全和完善合理用藥組織體系、確立臨床合理用藥監管架構;明確臨床合理用藥原則;建立臨床用藥動態監管和超常預警機制,明確臨床合理用藥績效指標,完善醫院績效考核體系;開展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學工作,建立處方點評制度。 陳小康告訴記者,所謂藥占比是指藥品費用占醫院醫療費用的比例。目前蘇州市公立醫院藥占比為45%左右,通過一系列制度、規定的實施,到2017年,我市公立醫院藥占比將降到30%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