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專科,大市場來源:醫藥觀察家報
傳統意義上,專科用藥被定義為以更高的治療成本治療規模較小的患者群體的藥品。顯然,在近些年市場的“洗禮”和政策的扶持下,這樣的概念已經發生變化。
首先,從市場規模來看,環境及生活方式等的變化造成的疾病譜變化,讓原本一些小的局部性的疾病已逐漸轉變成普遍的高發病,極大帶動了該疾病領域相關用藥的市場擴容,促進了專科用藥市場的迅猛發展。目前,該類細分市場的增速已超過了藥品總體銷售額的增速。
其次,從治療成本來看,在公立醫院改革、大病醫保等控費及降價政策的導向下,相對價格較低、品質優良的國產專科用藥不斷加入市場競爭中,逐步打破了最初專科大病用藥市場跨國藥企占據鰲頭的市場格局。
而也正是由于市場及政策的刺激,置身于產業轉型升級的藥企,在難以承受招標等主流市場的競爭壓力下,開始選擇專注于某一疾病用藥的發展,走專科化的路線。
顯然,這不僅是藥企對于市場利潤空間的渴望,也是企業基于自身長遠發展的考慮。然而,對于那部分缺乏拳頭產品、經營散亂、資源不充沛的藥企來說,不轉型即意味著等死,但要真正實現專科化轉型卻又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那些擁有拳頭產品,尤其是該產品在某一專科領域還獨具特色的藥企,專科化路線的轉型也明顯更容易成功。
當然,擁有轉型“資本”的藥企,如果不明細自身專科化的戰略定位,選取正確的某一個或幾個主攻方向,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戰術,豐富專科產品線,塑造產品競爭力,并在市場推廣上以學術等專業手段贏得臨床醫生及患者的認可,也就談不上真正的專科化——頂多是“號稱”專科化而已。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從戰略上還是戰術上,藥企在實現專科化的過程中,都尤其要重視藥品的本質屬性——更具針對性地解決患者問題。或許,從該角度來看專科用藥及其相關藥企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專科用藥本身的質量和療效,才永遠是在市場上取得勝利的最佳武器。
隨著醫藥產業細分化趨勢的日益明顯,專科藥市場巨大的潛力正吸引眾多的醫藥企業在此精耕細作。藥企做專做精后可以增強企業在該領域的核心競爭力,集中資源將優勢發揮得更專更強,提升企業在整個行業的地位和價值。
——AOBO廣西靈峰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營銷總監歐強
相對而言,本身有兒科、婦科、肝病、皮膚科、骨科、麻醉科品批文的,單品具有競爭力,有著成熟推廣隊伍和良好商業合作關系的藥企,更適合走專科化路線。
——河北創健藥業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謝帥
倘若企業的實力較為雄厚,資源充足,致力于專科藥的雄心較大,可以選擇向市場容量較大的大病領域發展;但倘若企業的實力不強,資源不充足,那么建議選擇市場并不是很大但也有一定機會的領域。
——成都森科制藥有限公司全國營銷總監申丕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