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有染色問題 藥店醫院企業卷入其中食藥監總局召開的“兩打兩建”專項行動階段性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顏江瑛通報了三個月以來查處的一批案件以及中藥材抽樣調查結果。 按照藥品“兩打兩建”專項行動工作部署,總局組織對安徽、甘肅、廣東和四川4個省相關單位生產、經營或使用的部分中藥飲品進行了抽樣,專項抽驗共抽樣397批,檢驗證實22批存在染色問題,共涉及紅花、延胡索、西紅花3個品種。 這些染色中藥飲片已經擴散到藥店、醫院以及相關的中藥材企業,此次曝光的單位有淮南市第一人民醫院、亳州市藥材總公司三和堂藥店、深圳市中醫院、東莞市中醫院、東莞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甘肅至仁同濟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二十九分店等。 這是在此前食藥監總局展開中藥材市場整治之后進一步探其市場底部,食藥監總局公開約談了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所在地市級政府的負責人,對中藥材專業市場管理提出明確要求,與其簽署了《中藥材專業市場管理責任書》,但是時至今日,這些不合格的中藥材仍然存在于流通環節。 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品、化妝品監管司司長李國慶表示:“中藥產業鏈比較長,從田間地頭,一家一戶地來種植,到一些現代化大規模的生產企業都有,情況比較復雜。而且單靠質量標準很難控制,必須靠過程管理。多年來,我們始終把中藥監管作為突出問題來抓。” 李國慶表示,在約談會之后,中藥材專業市場所在地政府成立了政府主要負責人牽頭的管理小組,建立市場監督機制、明查暗訪制度和群眾舉報機制,進一步完善群防群治網絡。其中,安徽亳州由市委市政府牽頭,檢查攤位和門店5395家次,搗毀地下非法加工點9個,查處無照經營5起,查扣中藥材和飲片172個品種,河北省局對發現的2起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顏江瑛表示,為加強中藥材管理,10日,總局聯合農業部等八部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藥材管理的通知》,重點對中藥材種植養殖環節、對初加工的管理提出明確要求,對中藥材專業市場管理再次提出要求,對地方政府責任進一步作出明確。同時,還要求各地堅決清退不符合要求的生產經營者,嚴厲打擊制假售假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下一階段,全國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將進一步加大案件查處曝光力度,鎖定一批案件線索,一查到底,決不放過,對中藥注射劑生產企業、中藥基本藥物生產企業、中成藥產量大的企業,特別是藥品銷售價格明顯偏低的品種和企業,將加大檢查力度,加強對網上售藥行為的監測,與相關部門配合堅決整頓、關閉、曝光一批違法售藥網站,積極推動藥品委托生產管理、中藥提取物管理、藥品生產企業風險管理等規定的出臺。”顏江瑛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