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賄賂風暴后遺癥:藥代年會“寧愿賠錢也要低調”每年的這個時節,應該屬于醫藥代表們忙并快樂的時刻:加班籌備豪華年會,為給醫生挑選禮物而苦思冥想……
但去年年中的葛蘭素史克(GSK)的一場行賄風波,打亂了原本的工作生活節奏,一家知名跨國藥企的醫藥代表林肯(化名)感覺到:一切都變了。
公司在GSK事件后要求盡量少去醫院,但事實上,目前醫生的顧慮也隨之增多了,有外企醫藥代表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以前去醫院都是隨便進,但是現在,不夸張地說,在有些地區的一些醫院,“穿著西裝,打扮得看上去像銷售的,進了醫院就會被直接趕出來。”
而這直接對醫藥代表的收入帶來沖擊,據介紹,他們的底薪通常很低,只有1000~2000元,完全靠提成賺錢。
此外,風波過后,國家的監管一直在加強,在這種情況下,外資藥企的會議(包括年會)也在紛紛降規格。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羅氏今年的年會就從澳門轉移到了深圳。
藥企沖擊波 會議從簡:“寧愿賠錢也要低調”
“我們還會開,其實也不算年會,各地員工一年總要聚一次,討論一下業務,但規模比往年肯定是有所減小。”林肯說。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今年醫藥企業普遍縮減了年會指標。
跨國藥企羅氏的年會在業界一直被認為是好福利。去年,羅氏在澳門威尼斯人度假酒店舉辦年會,但是今年就打算移到深圳辦了。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要訂澳門威尼斯人辦年會,一般都是一簽就簽3年合同的,羅氏簽的合同期還沒滿,但是現在,“寧愿賠錢也要低調”。
澳門的威尼斯人酒店,過去幾年基本是外資藥企辦年會的主場。本報記者依稀記得,2010年底到次年1月,外資藥企的年會是一茬接一茬:2010年12月雅培剛辦完年會后,1月份阿斯利康4000人的年會就開了,緊接著羅氏1600人的隊伍就進駐了,而排在羅氏后面的正是GSK公司。
“年會是必須開的,我們今年在深圳開,總監以上級別才可以參加,其他人看視頻。”輝瑞南區一位人士透露,相較于2012年底在賭城澳門的幾千人的豪華年會,輝瑞中國今年在深圳的年會將只有幾百人參加,而且再也不會有其中國區總經理吳曉濱帶領各BU老板神形俱似大跳“騎馬舞”的場面。
輝瑞中國公共事務總監席慶告訴本報記者,為了提高效率節約費用,公司很多會議都已經采用視頻。而對于今年公司年會的安排,席慶表示不方便透露。“這是公司內部的事情,年會規格我們一向堅持適度合情合理原則。”
與往年公司開年會請旅行社安排出行事務不同的是,今年去開年會,總部在北京的某外資藥企的一位蔡姓醫藥代表必須自己訂機票,也沒有人接機,年會期間除了內部會議就沒有其他安排。
“今年公司已經完全取消了與所有第三方公司的合同,包括旅行社的合同,這樣做是為了合規。”蔡先生告訴記者,明天他就要去寧波開所在BU的年會了。
而那家引發反商業賄賂風暴的GSK,到現在開不開公司年會尚未確定。
而在記者昨日采訪的多位跨國藥企醫藥代表中,一些人聞聽年會話題,紛紛以敏感為由婉拒,“領導再三囑咐,一定要低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醫藥代表如是稱。
藥代眾生相 收入下滑:穿著西裝仍被趕
突如其來的改變,每天穿梭在單位與醫院之間的醫藥代表,有著更切身的感受。
“我們都會特別小心,減少去醫院的次數,避免被調查人員發現,只要醫藥代表被發現去找醫生,就很可能被請去喝茶。那樣的話,哪怕你再清白,被請去喝茶先不說對公司,對個人的影響肯定是有的。”林肯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醫藥代表的工作內容主要是開發醫院、拜訪客戶、組織會議和客情維護。
蔡先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GSK事件東窗事發之際,他還在GSK工作,出事之后幾個月的時間里,代表們正常的工作全停掉了,基本上處于半休假狀態。當時他在GSK內部本來有升職機會,也因為這次負面事件公司取消了那個職位,他就只好跳槽了。
“幸虧跳得正是時候,再晚一些,GSK出來的醫藥代表其他公司都不大敢要了。”蔡先生有點慶幸地告訴本報記者。
跳槽到另外一家外企,蔡先生還是做一線的工作,臨近2013年末的幾個月,正常工作基本恢復了,但眼下工作節奏已經今非昔比了。
“小型的學術會議基本在公司會議室舉行,把醫生請過來講課、培訓,吃盒飯。”蔡先生說。而以前,小型學術會議也會在四星級酒店召開,還有禮品。“現在公司已經完全取消了禮品,連節日性的禮品都沒有了。”
客情維護方面,一個不愿透露姓名的醫藥代表介紹,與之前通過禮品維護不同,現在更充分利用社交媒體,比如添加更多客戶的微信,一旦有客戶在朋友圈更新狀態,就立刻點贊。
“我覺得相關主管部門應該給醫藥代表一個合法的身份,現在醫藥代表還不在中國的職業分類里面。現在行業協會都在推動這個事情,一旦有了合法身份,就能開展職業認證和出臺從業規范,對醫藥代表與醫生的接觸行為作出界定。”輝瑞中國公共事務部總監席慶如是認為。
在這場風波中,醫生的顧慮也更多了,對醫藥代表的工作確實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并進一步影響到了醫藥代表的薪水。
林肯告訴記者,國內醫藥代表的薪酬體系一般分三種:在小型私企和國企中,產品一般通過醫藥代表直接銷售到醫院,醫藥代表從每支藥品提成。他們的底薪通常很低,只有1000~2000元,完全靠提成賺錢,所以受到的影響最大。
大一點的私企、國企,則會設立完成指標,分層給予不同的獎金。比如每個月給1萬支藥的指標,完成5000支給多少錢,完成6000支又是給多少錢,完成的百分比越高,獎金越多,超額完成有時候還有額外獎勵。
而在跨國藥企,薪酬制度往往更嚴格,采取的是“對企業來說最有效率的”薪酬體系。對醫藥代表來說,每個月同樣會有一定的指標,然后按照一定的換算公式給獎金。比如要銷售1萬支,會有一個發獎金的底線,沒有滿6000支就不發,然后7000支是一個標準線,8000支又是一個,賣掉7999支和賣掉7000支拿到的獎金是一樣的,但跟8000支比就差了很多,所以醫藥代表就會特別注重沖業績線。
“在監管最嚴的幾個月里,要達到以往的業績標準就比較困難了,收入自然會受到影響。(2013年)7~9月,我們醫藥代表的獎金平均下降20%~30%。”林肯告訴記者。
不僅醫藥企業,醫療器械企業也紛紛低調行事。
一名跨國醫療器械企業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現在跟客戶進行溝通時,涉及到有資金贊助的活動都會更加小心。“現在再給客戶送些小禮物,上面都必須有清清楚楚的產品logo,方便備案,也更一目了然。”該人士說。
后GSK時代 變革求生:“給政府吃顆定心丸”
GSK事件爆發后,國家監管部門屢有重拳出擊。日前,國家衛計委還正式發布了《關于建立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的規定》,明確我國將正式建立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對5年內2次及以上登上“黑榜單”的企業,全國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在2年內不得購入其藥品、醫用設備和醫用耗材,該項規定將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
“其實企業(2013年)年中停止的一些正規的學術交流活動,到了11月,也基本恢復了原來的狀態,不過肯定都會在各個環節更加嚴謹。以后國家的監管也肯定會越來越趨嚴。”林肯說,“為了應對這種局面,像GSK也推出了新的薪酬體系,但是這畢竟也是他們第一次在全球范圍施行,具體能落實得怎樣還不好說。現在大家都還在觀望中。”
據了解,2014年GSK中國將取消醫藥代表個人銷售指標,改為對銷售團隊進行評估和獎勵,評估內容包括專業知識、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客戶服務質量和整體業務表現。
“我猜測,短期內推廣這種模式還缺乏動力,理由是醫療體制改革進展緩慢。畢竟,GSK的問題,摻雜有政治、經濟、貿易、外資企業在華優勢、外資藥價貴及國內反商業賄賂大環境等各種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外企都會碰到與GSK一樣的企業經營環境問題。”楊昌順告訴記者。
“外企2013年比較慘,都在理順內部合規。GSK我做過三年,其實它的合規已經做得很不錯,每家公司都會有不合規的代表,很不幸GSK被舉報。”輝瑞南區內部人士認為,GSK的代表營銷考核變革,是GSK必須先讓中國政府吃一顆“定心丸”,這在外企會是個趨勢,但還沒那么快,其他公司可能會兩三年后再嘗試。
|